泰兴市水务局打造人水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发布时间:2025-02-23来源:泰兴漏水检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也无可替代。近年来,市水务局以防洪保安为己任,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强化河湖岸线管控,严守防御底线,保障江河安澜,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工程+调度” 保障“水”安全
我市西滨长江,拥有长江岸线25公里,作为防洪减灾的首要安全屏障,长江堤防的加固改造工程是长江流域泰兴段防洪体系的标志性、战略性工程,对保障全市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在如泰运河南侧港堤加固改造工程现场,项目参建人员抢抓冬修水利黄金期、锚定“四不”目标不放松,全力冲刺汛前完工任务。不久前,东夹江至如泰运河段加固改造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如泰运河北侧港堤的招投标工作也即将开启,这意味着泰兴市江堤(滨江段)加固改造工程建设全面拉开序幕,东夹江至如泰运河段及如泰运河两侧港堤的防洪标准将提高到百年一遇,为泰兴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014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实施了马甸水利枢纽改建、芦坝港闸、杨园闸、洋思港闸等多项沿江防洪工程,沿江堤防的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升,所建工程也先后获得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省水利工程文明工地、省水利优质工程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我市实施完成了滨江镇排涝一站、包港闸站和胜利中沟闸站,汛期内河涝水将排得更快、更畅,大大减轻了经济开发区的防洪排涝压力。未来5年,将依据《泰兴市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沿江老旧建筑物进行全面更新改造,进一步提高沿江防洪排涝能力。
长江沿线上,一座座通江闸站焕然一新,不仅构筑起沿江防洪的坚实“堡垒”,还打开了水资源调配的崭新“开关”,在维持内河水位、改善河湖生态、缓解用水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全市沿江闸共引水9.8亿方、排水1.6亿方,马甸泵站开90天调水2.85亿方,有力保障了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
“巡查+整治” 优化“水”空间
我市境内河港纵横,水网密布,水域面积216.58平方公里,共有14条骨干河道352公里,427条中沟1157公里。河湖众多,岸线漫长,对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和河湖保护专项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市水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治水思路,根据省水利厅开展全省河湖保护专项整治行动部署要求,在全市范围开展河湖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各类涉水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河湖生态空间完整、功能完好,保障水资源永续利用,守住管好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2024年水利部向我市下达了水域空间遥感图斑532处,其中包括:桥梁475处、水工程19处、疑似问题38处(临河房屋17处)。面对河湖遥感图斑数量多且分散的难题,市水务局严格管控各类水域岸线利用行为,压实属地河湖水域岸线利用情况巡查责任,按月报送河湖巡查监管及新增违法项目发现和查处情况,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无人机资源,不定期对长江等重点河道进行航拍,及时发现并处理新增河湖违规问题,有力保障了水空间安全。
河湖众多,不仅需要巡查把牢岸线管控,更需用心呵护河湖健康。河湖健康评价是河湖管理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河湖长制工作及河湖管理成效的重要依据。2023年,市水务局完成了天星港和羌溪河两条市(县)管河道的水域监测评估工作,并形成了评估报告。2024年,市水务局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和相关规范要求,继续组织对新曲河、增产港、焦土港、蔡港进行水域状况评价,开展必要的监测和调查,并编制评价报告。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剩余13条列入国普河道名录中沟评估任务。
水域监测评估报告编制涵盖了问题分析、目标清单、责任清单等多方面举措,有助于快速辨识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帮助公众了解河湖真实健康状况。为充分发挥河湖健康评价效能,加强评价结果在河湖长制工作中的应用,推进健康评价与“一河一策”充分衔接,以健康评价结果为系统推进全市河湖保护治理以及稳步改善生态系统的科学依据,也为各级河长及相关主管部门履行河湖管理保护职责提供参考,旨在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空间氛围。
“监管+服务” 激活“水”经济
我市长江沿线产业集聚,近年来,船舶制造、港口运输等行业快速发展,沿江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环保安全要求、业务发展需要等原因,需要建设建(构)筑物,这些设施一般都会占用到长江河道管理范围,依法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涉河建设审批手续。近年来,市水务局严格按照涉水监管要求,顶真碰硬,在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上精准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激活水域经济。
至目前,我市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在建涉河项目共5个,其中获得长江水利委员会许可的2个,分别为常泰长江大桥项目和新浦变电站外线改造项目;获得泰州水利局许可的项目3个,分别为虹桥仓储砂石集散中心项目、转运上岸公共接收点码头工程、苏北张家垛区块二氧化碳输送管线涉河工程。这些重点重大项目,事关国计民生。市水务局严格按照涉水监管的要求采取事前主动服务、事中严格监管、事后严加督查的方法进行管理,年初根据相关企业建设情况,编制涉河建设项目的检查清单和检查计划,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发挥第三方单位的专业优势,对工程位置、涉河范围、建(构)筑物的布置是否符合批复要求进行测量,在减少现场检查频次的同时优化监管成效。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底,市水务局率先开展探索,在和泰州市水利局多次沟通争取支持后,率先研究推行小微涉河建设项目审批表制度,通过指导企业填报《泰州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表》,规范已取得水行政许可手续的建设项目在其审批占用范围内增设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等建设行为,简化小微项目审批程序。
企业原先需要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并通过专家审查会,现在只需要简单填写相关表格就可以,审批时间也由原来的30天缩短到4天,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益。今年以来,市水务局已为沿江企业办理简易审批项目9个,节省投资500多万元。
下一步,市水务局将继续秉持科学治水、高效用水、严格管水的理念,不断优化水利工程建设与调度,持续加强河湖空间巡查与整治,进一步提升涉水项目监管与调度,努力在保障水安全、优化水空间、激活水经济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泰兴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坚实、更为全面的水务支撑,全力打造人水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 新闻来源:泰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原文链接:http://www.taixing.gov.cn/xwzx/txxw/art/2025/art_21caa41accfb431dbd3fc77ec4289e08.html